在探讨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于2024年3月5日公开征求《电动轮式拖拉机》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的意见,这一举措被业界普遍解读为中国电动拖拉机时代的先声。随着这一大纲的颁布,预示着国内拖拉机电动时代的来临,同时也预示着全面电动化时代的曙光,为国内电动农机市场开启了一个潜力巨大的千亿级赛道。
据市场数据显示,每年通过国家补贴系统销售的动力型农机价值高达800亿元左右,加上进出口部分,国产动力农机市场规模超过1000亿元,这一巨大的市场为电动农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从长远来看,电动农机的前景被广泛看好,各大企业纷纷竞相布局,意图在国产乃至全球电动农机市场中抢占先机。
然而,在这场电动化的浪潮中,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成为幸运儿。一些大型企业,如一拖、潍柴雷沃等,凭借其在汽车和工程机械行业成熟的产业链体系,将迅速整合电动农机所需的资源,并利用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将产品迅速推向市场。这些企业在拖拉机、联合收获机等规模经济的农机产品上拥有产业优势,但对于小型电动微耕机、电动播种机等非规模化产品和专业化要求很高的细分品类,中小企业和专业化企业同样拥有机会。
与此同时,一些科技型公司如兆田农业科技、中科原动力等也在电动农机领域展现出强大的潜力。这些企业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以及新媒体等武器,结合其背后的强大资本,对传统农机行业进行颠覆和重塑。他们的出现,不仅推动了行业技术的升级,也促进了商业模式的重构。
此外,在电动农机的主战场——大田作物之外,设施农机、果园机械、蔬菜机械等特色农机企业也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这些细分场景由于充电和换电方便,且主要使用中小功率的农机,因此更容易实现电动化。生产这些特色农机所需的中小功率专业化设备的农机生产企业,如果园拖拉机、割草机、搬运车等生产企业,有望率先享受到电动农机带来的红利。
值得注意的是,电动农机的发展并非简单的将化石燃料农机的发动机换成电池和电机,其成本结构上的革命性变化将可能颠覆现有的产品品类结构和产品本身的结构。电动农机的结构将大大简化,成本结构也将得到优化,这将有助于降低农机的价格,提高用户的购买意愿,从而推动电动农机市场的快速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电动拖拉机时代的来临,中国农机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企业,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科技型企业,都将在这场电动化浪潮中扮演重要角色,共同推动中国农机行业的进步和发展。